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资讯 >

2022年北京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对你我生活产生了这些影响
2023-01-13 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

企业贷款可免担保;信用承诺代替大堆材料;看病就诊可回家再付费;常乘客可在试点地铁站免安检;连破产企业都能实现信用重整……2022年,北京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步伐日益加快,“信用+”应用深入推进;积极承担轮值组长工作,京津冀(晋)信用合作共建取得丰硕成果。这一年中,北京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生哪些大事?一起来盘点一下:

1.发布《北京市失信惩戒措施补充清单》

北京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印发《北京市失信惩戒措施补充清单》(京社信联办发〔2022〕15号),围绕依法依规实施市场或行业禁入、实施职业禁入或从业限制、限制任职、限制申请财政性资金项目、限制享受优惠政策和便利措施、限制参加评先评优、纳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共享公示失信信息等维度,制定8类36条失信惩戒措施。

2.发布地方标准《公共信用信息目录》

《公共信用信息目录第1部分:自然人》《公共信用信息目录第2部分:法人和其他组织》标准修订发布,明确了公共信用信息范围,有效避免公共信用信息记录的泛化,有助于公共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应用的规范性,提高政府部门工作效率。有助于提高公共信用信息共享交换的数字化水平,提升信用信息数据处理效能,助力信用服务市场转型升级。加强信用主体自身信用信息保护,提高公共信用信息的管理水平。

3.社会信用立法工作有序推进

持续推进社会信用立法工作,对《北京市社会信用条例》(草案)修改完善;跟踪学习其他省市社会信用体系立法情况,归纳成熟经验和有益探索,从实践角度出发,确立体制机制、信用信息数据管理、信用监管制度、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制规范,为北京市信用立法提供借鉴研究;持续完善配套信用管理制度建设,研究制定了政务诚信、信用监管、重点关注名单、破产重整企业信用修复、信用豁免等政策制度,为信用立法的制定和出台奠定实践基础。

4.政务诚信建设取得显著突破

《北京市政务诚信诉讼执行协调机制改革方案》、《北京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强化政务诚信建设建立企业合法权益补偿救济机制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印发;构建起政务诚信评价、政务诚信监测、政务失信投诉举报、重点领域政务失信补偿救济、政务失信治理的全链条政务诚信工作机制;持续推进政务诚信监测,有针对性对全市各部门、各区开展政务诚信监测,组织开展对28个部门和16个区的监测试点,并组织各区开展对街道乡镇的政务诚信监测工作。

5.搭建全市统一信用评估中心,构建“1+m+n”信用评价体系

搭建全市统一的信用评价中心,汇总形成国家、各市级部门、社会第三方机构对市场主体的信用评价结果集合,形成“1+m+n”市场主体信用评价体系,结合各行业领域“双随机”监管以及公共管理、社会服务等不同场景的需要,提供多维度企业信用状况分析及评价,为全市综合监管机制建设提供有力支撑。目前,信用评估中心已汇集了全市169万家企业的公共信用综合评价;26个政府部门对16类监管对象169万家企业的行业信用监管评价;3家征信机构对3万家企业的社会评价。

6.开展“信用数据专区”试点建设,形成公共数据和社会数据安全共享应用机制

支持社会机构开展“信用数据专区”试点建设,构建“原始数据不出域、可用不可见、不可改”数据共享模式,围绕应用场景的数据需求,设计开发信用核查验证、信用风险评估、联合建模和模型训练、统计分析与预警4大类服务产品,探索支持医疗、文旅等10多个场景化应用,已吸引数据企业20家、场景应用企业12家,培育信用大数据应用生态。

7.信用信息基础设施和共享机制日臻完善

按照“4322”总体架构,实施四大板块、三大门户、两个数据库集群和双链驱动战略,推动信用平台二期建设。依托大数据平台“目录区块链”共享机制,建立信用数据内部月度统计机制,进一步规范数据统计口径,归集信用数据总量达10亿条,告知承诺等各类信用承诺信息216万条。强化自然人信息归集与应用,归集自然人信用信息3.2亿条,建立教师、律师等14类重点职业人群诚信档案。加强企业纳税和水电气信息归集,企业纳税、不动产信息已实现全量归集,水电气缴费信息已归集680万条。依托“京通”APP开通面向社会的企业和个人公共信用报告查询服务。

落实《北京市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工作实施方案》,有效支撑已建成的金融数据专区、金融专网、创信融、小微金服及各区融信平台开展“信易贷”服务。截至目前,“信易贷”平台北京站累计注册企业119万家,合作机构626家,发布创业贷、银税贷、专精特新贷等各类金融产品1068个;企业发布债权融资需求2790.24亿元、金融机构审批授信1816.73亿元、放款1664.9亿元。

8.推进“6+4”重点领域信用监管

以“风险+信用”为核心,出台全市统一的4等9级行业信用评价标准,建立风险监管、信用监管、分级分类监管、协同监管、科技监管、共治监管等六项基本制度和一业一册、一业一单、一业一查、一业一评的多部门协同监管机制。目前,全市34个“双随机、一公开”单位结合“6+4”综合监管建设,开展了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工作,涉及86类监管对象。

9.16区政务服务大厅开设信用服务窗口

在北京16个区级政务服务大厅设立信用服务窗口,实现信用服务“进大厅”。企业在办理行政审批、优惠政策申请、公共资源交易等事项过程中可在窗口查询和打印信用报告;同时,窗口还可为企业提供信用修复受理、咨询和指导等服务。

10.率先实现破产重整企业信用修复协同机制

北京在全国率先实现破产重整企业信用修复协同机制,帮助破产企业重新“站起来”。“信用中国(北京)”网站已开设“破产重整企业公示与失信信息信用修复”专栏,实现了行政处罚、异常名录、严重失信、税务失信、金融修复“一口入”,为有需要的企业提供“一站式”查询信用状态、申请信用修复的便捷服务。

11.开展企业行政处罚信用豁免工作

印发《关于开展企业行政处罚信用豁免工作的通知》(京社信联办发〔2022〕11号),明确由于疫情原因受到一般行政处罚且已执行完行政处罚决定、相关信息被公示的企业,可以在“信用中国(北京)”网站上“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北京抗疫专栏”在线申请“信用豁免”服务。对于认定符合豁免条件的行政处罚信息,将准予不纳入信用记录,并在2个工作日内撤销在“信用中国(北京)”网站的公示。截止目前,北京已有22家企业享受了信用豁免服务。

12.打造信用管理服务创新先导园区,发挥信用园区建设示范标杆作用

为推进信用体系与产业园区深度融合,发挥信用在园区企业管理与服务中的作用,朝阳、大兴、房山区组织开展“北京信用管理服务创新先导园区”试点。朝阳区CBD以面向自贸区企业精准服务为导向,整合CBD全域市场主体内外部数据信息,完成CBD全域18万家全量企业数据标准化入库,形成70余个维度的数据资产分类;构建8大类维度、约40小类维度的丰富企业画像;挖掘3000余家异地经营、异地纳税企业名单,对约3000家重点税源企业开展动态监测;为建外街道、呼家楼街道、朝外街道和劲松街道等17个街乡的企业服务和营商环境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大兴机场临空区推动“区域评估+标准地+告知承诺+综合服务”改革,将告知承诺信用管理列为重要组成部分,对15个事项实施告知承诺制,形成了北京首例告知承诺立项核准和规划许可案例,数个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一天拿三证”,各类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时限相比法定时限提速50%以上,审批服务满意率达100%。

房山区建设“信用园区”集成风险管理平台,实现对申请入园企业进行企业入园“冒烟指数”筛查,全面评估企业信用情况和经营情况,并为企业入驻决策提供依据;对企业信用风险情况进行常态化、动态化、实时化监测,对企业风险隐患及时预警;并基于企业的信用状况,为企业寻找合适的融资产品、金融解决方案、风险防控方案、业务场景方案等,促进企业业务落地。

13.深入推进社会化创新应用,实现信用惠民便企

推出“信用+地铁智慧安检”新模式,在回龙观地区五座车站开展试点,注册用户7.7万人,使用人数占高峰时段进站量的87%,进站时间缩短60%,用户满意度达到90%以上。扩大“信用+医疗”试点医院数量和用户规模,在石景山区、东城区、密云区开展“信用+医疗”建设,覆盖22家区级医院、2家市级医院,累积注册用户23.09万,服务患者34.29万人次,二次以上重复使用患者占比81.3%,信用结算总金额超500万元。深入探索“信用+物业”创新应用,西城区对15个街道665个物业服务项目进行评价,形成本区物业企业服务质量“好评榜”“差评榜”和“行政处罚榜”。

14.“京津冀征信链”首款产品上链发布

“京津冀征信链”建设进展显著。022年4月,首款征信链产品在朴道征信上链发布并在中信百信银行实现收费调用,为探索征信链商业化运营迈出重要一步。截至2022年11月底,通过“京津冀征信链”已累计服务调用470万次,实现授信覆盖人群436万户,融资发放金额209亿元,信用贷款率100%。

15.京津冀晋携手推进区域信用标准、数据协同

京津冀晋信用主管单位联合发布《京津冀晋企业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等级标准》,将四地对企业的综合评价结果由原来各自不同的等级标准统一调整为四等(九级),在国内率先实现区域信用监管协同和结果互认。

此外,四地信用主管单位还共同组织开展了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建设工作,联合发布《京津冀晋公共信用信息标准体系框架》和《京津冀晋公共信用信息共享目录(2022年版)》等一系列文件,将严重失信主体名单、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奖励、经营异常名录、公共信用评价结果、行业信用评价结果8类信息列入首批跨区域共享的信息目录。

16.建设京津冀晋信用科技实验室

成立京津冀晋信用科技实验室旨在夯实政务数据社会化应用的基础设施、构建数字经济的“创新-落地”体系,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数字产业集聚发挥积极作用。

作为跨地区政务数据和社会数据“一站式”融合共享应用服务平台、数字经济产业集聚的驱动引擎,京津冀晋四地按照统一的数据标准、技术规范和运营机制运行,在国内属于首创,将引领各个区域的公共信用数据共享应用迈向新台阶。目前,四地实验室均已完成与本地公共信用数据和社会数据资源的对接工作,实现了各地实验室之间的数据接口对接,并结合当地实际,在信用理论研究、信用科技研发、信用场景创新、信息融合共享应用、信用产业带动等方面形成了各自特色,并推出了国内首款数据保险产品。

17.信用领跑行动培育近400家守信践诺市场主体

2022信用领跑行动覆盖4000余家企业,进一步帮助企业提升信用意识、规范信用管理、拓宽信用应用;“信用领跑楼宇”评价试点工作助力打造“诚信经营、守信践诺”的市场主体,信用领跑行动共遴选出2022年度信用领跑企业347家、信用领跑园区6家、信用领跑楼宇5家。

信用领跑行动广泛协同社会资源,形成2022年信用赋能计划,包含企业信用培育赋能、金融赋能、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赋能、专业服务赋能、区域协同赋能、国际化业务赋能等六大赋能版块;联合中关村金服、中关村担保及金融机构,筛选出1078家信贷重点支持白名单企业;推出首批信用赋能产品服务包,涵盖主动授信计划及企业数字生态激励服务方案。

18.打造首都信用体系建设“名片”

以“推进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为主题的2022信用北京(第八届)信用中关村高峰论坛暨京津冀(晋)信用协同交流会举办,京津冀晋四地信用主管部门领导分别发布《京津冀晋企业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等级标准》、京津冀晋信用信息标准体系和数据共享目录、“京津冀晋信用科技实验室”建设、京津冀晋联合激励重点场景建设等重点成果,“京津冀晋信用科技实验室”揭牌。2022年度北京市企业创新信用领跑企业、信用领跑园区、信用领跑楼宇名单,信贷重点支持企业白名单,以及首批信用赋能产品服务包同步发布,助力打造首都信用体系建设“名片”。



协会动态 更多
关注我们
中国商业股份制企业经济联合会
All rights reserved 2006-2022 © Ejcccse.com 中国商业股份制企业经济联合会 版权所有 站内内容未经授权,禁止使用,法律顾问:北京安济律师事务所 地址:中国·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45号 电话:010-66094024 传真:010-66094049 ICP备案号: 京11010200495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104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