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党建工作 >

理论前沿 | 重塑中国全球思想价值链的着力点
2022-04-08 来源:北京学习平台-京师学堂

       在信息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本国学术思想的生成、传播、再造进而影响他国的过程是一条看不见、却真实存在的全球思想价值链。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带一路”等一系列中国原创话语与本土学术思想的问世,全球思想价值链单向化的历史被终结,国际学术界开始经常出现高度关注中国学术界的现象。然而,通过对“一带一路”研究领域的梳理发现,全球思想价值链的重塑并非坦途,既面临诸多困难,也面临严峻挑战。必须进一步加大“一带一路”研究力度,高度重视量与质的双重提升,加速全球思想价值链的重塑进程,形成与国力相称的思想软实力,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带一路”折射全球思想价值链的重塑
 
       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以“互联互通”为核心思想逻辑的中国学术研究,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引导国际学术界的趋势。2013年至2020年,“一带一路”学术论文发表、图书出版的数量和质量对海外学术界产生重大影响。前几年,国内“一带一路”发表论文较多,海外发表的论文也多,在国际国内形成重大影响。近两年来,受疫情影响,国内“一带一路”研究发表的高质量论文有所减少,对海外研究的影响力相对减弱。
 
       根据我们的统计,近年来,“一带一路”研究的学术期刊发文数量大体呈倒V字形,外文期刊刊发“一带一路”研究文章的数量大体是中文发文量的1/20左右,外文书籍出版数量大体是中文出版数量的1/60左右。总体看,国内学术界对“一带一路”研究的热度对海外学术研究热度影响较大,国内学术界对“一带一路”研究的质量对海外学术研究质量影响深远。2019年“一带一路”研究成果丰硕,对国际影响重大。2021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带一路”研究力度和深度都需要得到提升。
 
       中国智库和学术界对“一带一路”的研究是进行时,作为重大课题有一个认识不断深化、研究不断深入的过程。随着疫情逐步好转和对“一带一路”课题的深入研究,可能会出现迅速升温和提质的趋势。中国智库和学术界一定要坚定信心,既要看到“一带一路”研究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要看到推进“一带一路”研究的良好前景,深入推进“一带一路”研究取得高质量研究成果。
 
       当前,“一带一路”研究未达预期,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客观来看,是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如人员流动、人文交流、学术研讨、对外交往减少了,从更深层次看,也有少数智库和研究机构对“一带一路”研究重视不够、关注不够、推动不够、举措不多的问题,还有一些研究者对“一带一路”的意义和价值认识不到位、站位还不高、研究还不深。“一带一路”是由中国提出和倡导的,是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的合作倡议,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充分认可和世界多数国家的广泛欢迎。加强“一带一路”研究是中国智库和研究机构的重要责任。中国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将对国际社会和国际学术研究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对全球思想价值链的重大贡献。经济学中的商品价值链主要是指从生产到交货、消费和服务的一系列过程,那么,以学术思想为交流载体的全球价值链同样涉及学术思想的生产、流传、被他者接纳的过程。“一带一路”理念是中国发展实践经验的结晶,代表着中国为世界贡献本国力量、对外交流并推进共赢合作的公共产品。据新华社2022年1月18日发布的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金贤东说,截至2021年底已有147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200余份“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在世界广受关注。中国学术界“一带一路”的研究成果自然也会受到全球关注。
 
       可以想象,世界各国学术界、智库界对“一带一路”的深入研究,肯定会通过各类学术数据库或相关平台搜索中国学者的研究进展。中国学术界、智库界对“一带一路”政策的解读、剖析的深度与频率顺理成章地形成了对他国学术研究的牵引力。实践证明,“一带一路”研究使得全球思想价值链出现新的变化,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同样可以为世界所共享,成为影响世界的学术思想。
 
       重塑全球思想价值链必须直面挑战
 
       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美国越发加大对中国的阻挠和打压力度。美国少数政客打压中国,惧怕中国发展。他们打压得越厉害,越是证明中国成功,越是证明中国做对了。中国学术研究和学术思想在全球价值链上的成果同样会遇到美国的抹黑和歪曲。
 
       近年来,“一带一路”研究不仅引起学术界和媒体的广泛关注,也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应该看到,国际国内对“一带一路”的研究区别很大。国内研究已经从背景、目标、意义,深入到地缘关系、风险挑战、合作共建等领域,国外研究从识别、定性阶段开始转向更深入更具体领域。目前国外“一带一路”研究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许多国家智库,如俄罗斯、新加坡、巴基斯坦等国家智库的研究报告多具积极和正面意义,认为“一带一路”将给沿线参与各方带来实实在在的机会和合作红利,各个国家都应参与其中,这不仅有利于中国的发展,而且能更多地惠及国际社会。而另有一些国家的智库,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以意识形态划线的国家智库的“一带一路”研究报告,大都戴着有色眼镜,政治色彩明显。他们多以“债务陷阱”“透明度不足”“投资环境污染”“跨境腐败”“疫苗外交”等为题对“一带一路”倡议进行诋毁和阻挠。同时,大量报道美国“重建更好世界(B3W)”计划以替代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这些带有浓烈意识形态色彩的政治操弄、智库研究报告与新闻报道,严重损害了“一带一路”的总体形象,必须引起中国智库和学术界的高度警觉。
 
       一是坚决驳斥美国少数政治人物对“一带一路”的刻意歪曲和政治压制。美国少数所谓政治精英和智库、媒体对“一带一路”的政治打压和舆论攻势,正在大范围地影响国际信用评级、国际规则新标准的制定、跨境资本流向等,使“一带一路”国际投资、跨境经济贸易、中外合作项目等遇到了多年未有的舆情干扰。
 
       二是深刻揭露某些西方智库对“一带一路”唱衰与抹黑的图谋。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某些西方智库恶意攻击“一带一路”,比如,烘衬“一带一路”带来的“债务陷阱”,谴责“一带一路”投资与建设的“不透明”,构陷“一带一路”进程的“中国野心”。肆意唱坏、唱衰、唱歪“一带一路”,阻止“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推进。
 
       三是高度警惕美国借“一带一路”制造沿线国家动荡局势和转嫁其国内矛盾。长期以来,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发生争端,都与美国有关。近年来,美国打着“美国优先”的旗号在国际上一再背弃自身的国际承诺和国际义务,成为国际上最大的麻烦制造者。近几年,美国不断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制造紧张和动荡局势,包括人为环境破坏、制造就业生计危机、扩大债务风险、疫情带来经济长期停滞、传染病流行等,对沿线国家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带来严重影响。当前,美国国内民粹主义、极端民族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等逆全球化思潮盛行,一些政客往往借外在议题来掩盖和转嫁国内矛盾,故意找茬制造摩擦,不遗余力地抨击和抹黑中国,企图削弱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影响力。
 
       特别是近年来,美国在对中国遏制、施压过程中,连连遭遇政治施压不灵、军事压制乏力、贸易加税无效、人权挑衅受挫之后,在中国周边组建各式各样的联盟和组合,进一步加剧对中国的围堵和对“一带一路”的打压。2021年美国通过视频形式举办所谓“世界领导人民主峰会”,打着民主的幌子,推行集团政治,挑动世界的分裂和对抗,拿出4.244亿美元推广所谓的民主意识形态。这些充分暴露出其假民主、真霸权的真实面目。
 
       深入推进“一带一路”研究,关键在于中国智库和中国学者。外因是条件,内因是依据。近年来,“一带一路”研究逐步深入,成果丰硕、影响巨大,得益于中国智库和中国学者的学术研究和理论贡献。但也不可否认,有极少数智库和学者对“一带一路”的意义和价值认识不到位、研究不深入,甚至个别人存在假研究、虚研究、追热潮的现象。还有一些智库和研究机构,长期以来缺乏对“一带一路”研究的总体谋划、深刻思考和深入研究,满足于大而化之,局限于问题表象,表现为急功近利,以至于“一带一路”研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陷入了没有新选题、缺乏新内容、难出新成果的窘境。在这方面,中国“一带一路”研究应该向一些国际智库和研究机构学习,注重学术研究,深入挖掘探索,持续推陈出新,不断创设新的选题、开拓新的思路、提出新的观点,确保学术研究的高质量高水平,提升“一带一路”研究的学术权威性和国际影响力。
 
       “一带一路”研究,是一个重大的学术议题,也与国际政治关系密切相关。国内学者既要注重学术研究,始终站在学术研究的最前沿,拿出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优秀成果,也要注意从战略高度认识和思考问题,既放眼全球,又要面向未来。一些外国学者对“一带一路”倡议有许多独到见解,值得我们借鉴思考。如阿联酋《海湾报》的文章说,中国倡导的共建“一带一路”,“通过建立基础设施网络、交通运输网络来拉近国家之间的距离、密切国家之间的联系,从而推动文化和商贸的交流与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瑞士联邦主席毛雷尔表示,“一带一路”倡议的确是一个百年大计,为世界经济创造了一个新的维度,“会为全球化作出贡献,所有人都能从基础设施改造升级中获益”。
 
       总之,“一带一路”研究,既面临严峻挑战,又是一个重大机遇。加强“一带一路”研究,全面提升研究的质量水平,是加速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需要,更是重塑全球思想价值链的需要。
 
       在提质研究中重塑全球思想价值链
 
       就当前来看,加强和提质“一带一路”研究刻不容缓,有助于维持“一带一路”“朋友圈”,有助于吸引更多跨国投资与优质项目,也有助于对外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国国家形象、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务之急应当做好两件事。
 
       坚持战略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要在学术界进一步强化“一带一路”研究,发挥国内智库和研究机构主力军作用,既做好对内咨政参考,又做好对外宣传引导,同时注重对错误观点的批驳和澄清。推动“一带一路”研究持续深化,把握研究主动权,掌握学术话语权。推进“一带一路”成果转化,增强学术研究的针对性时效性,让各学术团体和研究者了解全球研究进展情况,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共享学术研究最新成果,增强学术研究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
 
       坚持持久性研究与合作性研究相结合。鼓励和支持专家学者就“一带一路”相关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持续研究,欢迎国外智库和学者进行合作研究,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术交流和深入探讨,形成“一带一路”持久化研究的思想共识和影响力。加强“一带一路”跨国合作研究,建立真正的、有效的跨国“一带一路”研究合作纽带,推出更多高质量研究报告和学术成果。相信2022年“一带一路”研究会深入推进,取得更多高质量成果,助力国家持续发展。(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



协会动态 更多
关注我们
中国商业股份制企业经济联合会
All rights reserved 2006-2022 © Ejcccse.com 中国商业股份制企业经济联合会 版权所有 站内内容未经授权,禁止使用,法律顾问:北京安济律师事务所 地址:中国·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45号 电话:010-66094024 传真:010-66094049 ICP备案号: 京11010200495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10490号